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十届亚太经济与金融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2-12-20    浏览:

12月11日,由我校金融学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中国全球经济治理50人论坛,《国际经济评论》编辑部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亚太经济与金融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主题是“高水平对外金融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论坛采取了闭门线上会议的形式进行。来自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银行、丝路基金、中金公司、中银证券、万向集团、上海发展基金会、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等政府部门、研究机构、金融机构和高等院校的20余位嘉宾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近200位专家学者在线参加本次论坛。

论坛开幕式由我校金融学院院长张学勇主持。校长王瑶琪发表欢迎致词。她指出,经过四十多年的对外开放,我国已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彰显党中央推进对外开放的巨大决心,就对外金融开放进行了重点部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政治形势以及逆全球化思潮,如何以高水平对外金融开放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如何在开放进程中兼顾效率与安全,如何在金融市场双向开放、金融业对外开放、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汇率改革等多个领域细化落实制度型开放等,值得高度关注。王瑶琪对各位嘉宾和其他参会人员表示热烈欢迎,期待各位专家朋友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讨,贡献真知灼见。她还向参会者介绍了“亚太经济与金融论坛”这一品牌学术会议及其主办机构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并对它们多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在推动经济与金融领域的学术发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

王瑶琪校长

亚太经济与金融论坛主席、 我校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张礼卿发表开幕致辞,对论坛的宗旨和议题进行了阐述。他指出,中国金融领域的开放程度还比较低,外资银行资产占全国银行总资产的比例不到2%,外国证券投资在A股和债券市场的占比也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进一步扩大和适当加快对外金融开放,对于提升我国金融体系效率和促进宏观经济平衡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实现高水平金融开放应该具有四层含义。其一,进一步简化和取消各种不必要的行政性管制措施,提升制度性开放水平,在规则、规制和制度等方面与国际接轨。这是高水平金融开放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其二,在更加开放的制度环境下,通过改善投资营商环境,使中国成为全球资金和资本配置的重要场所。切实提升总体开放程度,使外资银行在华市场份额、外国投资者持有的中国证券资产规模及其占比等各项指标呈现较大幅度的提升,能够达到甚至超过中高等收入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平均水平。其三,中国居民有充分的机会在全球范围配置自己的资产。四是进一步提高涉外金融监管水平,确保开放程度提高后能够有效控制金融风险。

张礼卿指出,今年以来,俄乌冲突爆发、RCEP正式启动、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上升,以及央行数字货币兴起等使人民币国际化面临一些新的机遇。不过,人民币与美元、欧元等发达国家货币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同时也面临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国际化进程的竞争。展望未来,人民币国际化能否行稳致远,取决于中国能否保持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能否提供具有高度流动性、产品足够丰富的金融市场(特别是国债市场)、能否加快资本账户的开放,以及能否提供透明和健全的金融监管制度、良好的产权保护制度和友善的投资营商环境等。

为了实现高水平金融开放,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中国还面临很多新的现实问题。譬如,新时期扩大金融开放的战略内容和重点是什么?如何应对扩大开放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在国际金融市场条件趋紧的环境下,扩大开放是否会面临额外的风险?扩大开放是否会加大国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目前的汇率安排、宏观经济政策和审慎监管水平等是否适应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要求?扩大开放会不会使中国面临更大的经济金融制裁风险?如何理解“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如何提升国内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的内在动力?如何增强人民币在投融资、避险和储备方面的功能?如何正确理解俄乌冲突等地缘政治冲突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机遇?如何更好地通过参与全球金融治理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这些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张礼卿认为,本次论坛的议题与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提出的相关任务紧密相关。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正在做的是一篇命题作文。就其可能产生的政策影响而言,论坛非常及时和应景。衷心希望与会嘉宾畅所欲言,充分进行探讨与交流,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张礼卿教授、张学勇院长

开幕式之后,张礼卿教授主持主旨演讲环节。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中国全球经济治理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朱民先生以 “在世界零碳金融治理的推动下提升我国金融的高水平开放”为题发表主旨演讲。朱民先生指出,零碳金融和金融开放相结合,是推动引领全球金融治理新架构形成、提升我国金融高水平开放的一个新思路。一方面,全球零碳金融大潮正在兴起,零碳金融的规则制定、资金流动的全球监管也成为了国际金融合作与竞争的前沿阵地。另一方面,中国一直积极参加全球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治理,推动金融业向零碳发展,这一过程为中国创建世界领先的零碳金融体系提供了巨大机遇。朱民先生认为,高水平金融开放可以成为创造与开放相结合的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在制度、规则上与国际接轨,还可以在我国具有相对优势和领先地位的领域,比如绿色金融、绿色经济、低碳金融等方面,将中国的方案引入或者融合进去,从而使得金融开放变成一个由中国参与并制定全球规则的创新过程。他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有关政府机构应该积极参与零碳国际准则的共同研究;高度重视未来可能出现的零碳企业披露要求及其对中国企业的影响;争取使上海成为全球零碳债券市场的中心;在“一带一路”沿线合作过程中推动绿色低碳进程以及能力建设等。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原所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原会长余永定先生围绕人民币汇率问题发表了主旨演讲。他回顾了我国201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几次重要贬值及其产生的原因,认为这几次人民币的明显贬值都是由资本帐户和遗漏项目的逆差造成的。他指出,各个时期资本大规模流出的原因有所不同。2015年主要是因为国内经济金融局势恶化,2018年主要源于非经济因素,比如产权保护问题、中美贸易战问题,今年以来的人民币贬值可能是美联储加息引起的短期套利套汇活动并叠加疫情冲击造成的。关于2022年央行的人民币汇率政策,余永定将其概括为“善意的忽视”,认为央行虽然进行了市场干预,但主要还是采用了提高远期购汇风险保证金、降低外汇存款准备金等宏观审慎管理措施。总体而言,今年人民银行的汇率政策比较成功。他还谈到,人民币本轮贬值已经结束,并从美联储的政策方向、中国国内的经济前景等方面分析了具体原因。他指出,地缘政治恶化、中国海外资产安全性等,是人民币国际化推进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朱民先生、余永定教授

论坛举行了三场圆桌讨论。第一场圆桌讨论的主题是“高水平对外金融开放的进程与监管”,由我校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张礼卿教授主持。

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原司长朱隽探讨了在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兴起、西方社会民粹主义盛行的背景下,中国应如何在推进高水平对外金融开放的同时,兼顾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她指出,中国要继续积极参与双边、多边规则的制定,创新投融资支持的方式,积极推动人民币走出去,更好地保证我国的经济安全和海外权益。

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资本市场委员会主席黄海洲介绍了国际金融形势出现的两点新变化。他认为,在这种新形势下,风险与机遇并存。应积极参与金融领域国际规则的制定,加强与欧盟国家的合作,积极利用中美关系缓和的机会,进而推动上述变化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宋敏从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的关系、充分利用香港金融中心优势、数字金融与开放的关系以及绿色金融四方面,分析了金融开放的前景。他强调,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到数字金融开放中来,同时加大中国碳排放市场的建设,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机遇。

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陈卫东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结构化特点和变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强调未来在风险层面,随着市场开放程度提升,各种价格指标变动将会更加频繁,短期冲击将会加剧。陈卫东指出,未来应根据我国战略布局以及长期增长动能所在,提升国际货币话语权以及人民币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实践教授、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会长肖耿对中国的内循环与外循环金融体系进行了深入分析。肖耿指出香港得益于其独特的离岸经济制度体系,存在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并对未来港币体系作为国家外循环平台的战略意义、可行性以及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做出了前瞻性预测和分析。

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梅冬州教授分享了他的最新实证研究结果,从大国视角考察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影响。梅冬州教授深入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对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溢出效应情况。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于全球也存在着溢出效应,且对于发达经济体溢出效应更加明显。

圆桌讨论(1)演讲嘉宾和主持

上排从左往右:朱隽、黄海洲、宋敏、陈卫东

下排从左往右:肖耿、梅东州、张礼卿

第二场圆桌讨论的主题是“全球大变局中的人民币国际化:机遇与挑战”,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规划发展部部长、中国全球经济治理50人论坛学术委员杨燕青女士主持。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教授从大变局下人民币国际化和国际货币体系的改变、人民币国际化的未来发展等方面,梳理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历程,分析了金融制裁对货币国际化发展的影响。他指出,目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未来的国际货币需要更加多样化。他还强调,人民币国际化要在一个开放的全球化的框架中推进,同时金融市场开放和数字技术可以帮助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管涛分析了今年外汇形势的变化,并阐述了未来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可能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他指出,未来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需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继续保持汇率政策的灵活性、加快发展在岸金融市场、坚持改革和开放双轮驱动以及妥善应对海外经济金融制裁。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海红介绍了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地缘政治风险,并发现目前政府部门、银行和企业都在寻找分散风险的方法,关注人民币的安全性。她强调,未来的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关注以下几点:以真实需求为基础的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的投资属性、完全由政治决定的货币集团化。

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研究中心主任丁志杰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分享了他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看法。他指出,综合国力是货币国际化的重要基础,人民币国际化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他还强调,在大国博弈背景下,俄乌冲突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实验,客观上促成了中俄货币金融联系的加强。这些事实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人民币国际化的潜力以及未来的着力点。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明讨论了全球新变局下人民币国际化的策略扩展。他依次介绍了2009年到现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周期性转变,人民币国际化策略的结构性转变,以及全球新变局给中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他指出,中国央行应再次对人民币国际化策略进行扩展与改良,实施以“大力推动人民币在跨境大宗商品交易中的计价与结算、加大在国内市场与离岸市场向外国机构投资者提供高质量人民币计价金融资产的力度、加快跨境人民币支付清算体系建设”为特征的新新“三位一体”策略。

我校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谭小芬教授指出,随着债券市场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协同推进,外资参与中国债券市场可能会带来一些新的影响。他指出,从全球资本流动和全球金融周期视角看,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更高,各国资本流动、信贷资产价格出现了协同程度加大这一明显特征。他从推动和拉动两方面因素,介绍了全球金融周期和资本流动的关系,并总结了现阶段特别是金融危机以后,全球资本流动出现的七个新特征。

圆桌讨论(2)演讲嘉宾和主持

上排从左往右:黄益平、管涛、高海红、丁志杰

下排从左往右:张明、谭小芬、杨海清

第三场圆桌讨论的主题为“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与策略”,由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国际经济评论》编辑部主任王碧珺女士主持。

上海发展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乔依德从地缘政治变化、熊猫债发行、第三方支付平台海外业务、CIPS系统的建设、主权债务重组中人民币的使用、国内离岸中心的试点六方面,总结了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途径。他强调,货币的国际化主要还是体现在制度的供给,资本是否可以跨境自由兑换、自由进出,产权制度和政策稳定性等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立岩教授从技术性层面,对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发展的近况进行了汇报和分享,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岸市场对离岸市场存在着引导作用,离岸市场则为在岸市场提供国际市场信息。韩立岩教授还对美元加息的市场冲击持续性、美元走势的影响因素、互换效应以及东南亚区域货币形成等问题发表了深刻且具有启发性的见解。

万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邹传伟同大家分享了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他依次对其业务逻辑、优缺点、关键问题等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指出了目前央行数字货币存在的问题,并对数字人民币应用于跨境支付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我校金融学院姜富伟教授指出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正在稳步推进,未来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他从政策支持、经济需要、战略环境等方面,对人民币国际化的驱动力进行深入剖析。最后,姜富伟教授还分析了中国资本账户、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与货币国际化之间的关系。

我校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马光明副教授主要分析了跨境贸易中人民币结算比重的影响因素。他指出,目前要考虑如何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怎么提升贸易中人民币结算的比重。他发现,汇率波动水平对人民币结算方向理论上是不确定的,但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人民币资产存量规模越大,越能抑制汇率波动对人民币结算的负向影响。他指出需要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与增加人民币投资留出与回流渠道,以及加强基础设施国际合作。

我校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刘韬副教授介绍了央行的货币互换协议和人民币国际化之间的关系。他从货币互换的机制、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等方面,指出央行货币互换协议推动了国际贸易中的人民币结算比例,对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同时他还强调,未来要继续推进和深化央行货币互换协议的合作、将贸易领域的便利性政策与金融系统的改革开放相结合、增加货币互换的政策透明度。

圆桌讨论(3)演讲嘉宾和主持

上排从左往右:乔伊德、韩立岩、邹传伟、姜富伟

下排从左往右:马光明、刘韬、王碧珺

在论坛闭幕式上,张礼卿教授进行总结。他指出,为期一天的闭门讨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精彩纷呈。演讲嘉宾和其他参会者之间进行了积极的互动交流和观点碰撞,推进了该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为我国下一步如何加快和实现高水平金融开放、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序推进提供了许多很好的政策思路和建议。他对演讲嘉宾、主持人、参会人员和工作人员表示由衷地感谢。